农产品百科【枇杷】

多果发布
发布于 2018-01-17 22:29
平台原创

枇杷果,就是枇杷树结的果实,味道甘美,形如黄杏。又称腊兄、金丸、卢橘等,因果形状似琵琶而得名。枇杷果柔软多汁,风味酸甜,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应用如今的枇杷口味甘甜,肉质细腻,每年三、四月份为盛产的季节,枇杷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,是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。枇杷的主要功效:治疗肺热咳喘,吐逆,烦渴。主要功效:润肺下气;止渴。果:清肺生津止渴;核,祛痰止咳,和胃降逆;用于治疗肺热和咳嗽、久咳不愈、咽干口渴及胃气不足等病症。  

枇杷清香鲜甜,略带酸味,产自我国淮河以南地区,以安徽“三潭”最为著名。在徽州民间有“天上王母蟠桃,地上三潭枇杷”之说,枇杷与樱桃、梅子并称为“三友”。

[农产品百科]枇杷

功效

枇杷中所含的有机酸,能刺激消化腺分泌,对增进食欲、帮助消化吸收、止渴解暑有相当的作用。枇杷中含有苦杏仁甙,能够润肺止咳、祛痰,治疗各种咳嗽。枇杷果实及叶有抵制流感病毒作用,常吃可以预防四季感冒。枇杷叶可晾干制成茶叶,有泄热下气、和胃降逆之功效,为止呕之良品,可辅助治疗各种呕吐呃逆。

适合人群

一般人都可以食用。

适用量

每次1~2个。

温馨提示

枇杷仁有毒,不可食用。多食枇杷易胎甲球湿生痰,继发痰热,所以不可食用过量;脾虚泄泻者忌食。枇杷含糖量高,糖尿病患者要忌食枇杷。

[农产品百科]枇杷


---------- 栽培种植 ----------

我国四川、湖北有野生,现全国各地都有栽培,日本、印度、越南、缅甸、泰国、印度尼西亚也有栽培。

枇杷在我国分布很广,但作为经济栽培的仅限于苏州地区、洞庭东西山,光福以及南通、海门、扬州等地。洞庭东西山的产量占全省90%以上,是我国著名的枇杷产区之一。长江以南各省多作果树栽培,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的塘栖软条白沙,苏州东山(照种白沙枇杷)苏州西山(青种枇杷)和福建莆田的宝坑解放钟,为中国三大枇杷产地。福建莆田市的书峰乡、常太镇及漳州市云霄县还被誉为中国枇杷之乡,在每年的3月都会举办大型的枇杷节晚会。

[农产品百科]枇杷


---------- 营养食用 ----------

枇杷营养成分:糖类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纤维素、 果胶、胡萝卜素、鞣质、苹果酸、柠檬酸、钾、磷、铁、钙以及维生素A、B、C等营养成分。

1、枇杷中所含的有机酸,能刺激消化腺分泌,对增进食欲、帮助消化吸收、止渴解暑有相当的作用;

2、枇杷中含有苦杏仁甙,能够润肺止咳、祛痰,治疗各种咳嗽;

3、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,常吃可以预防四时感冒;

4、枇杷叶可晾干制成茶叶,有泄热下气、和胃降逆之功效,为止呕之良品,可治疗各种呕吐呃逆。

5、枇杷核则用于治疗疝气,消除水肿,利关节。

成熟的枇杷味道甜美,营养颇丰,有各种果糖、葡萄糖、钾、磷、铁、钙以及维生素A、B、C等。当中胡萝卜素含量在各水果中为第三位。中医认为枇杷果实有润肺、止咳、止渴的功效。吃枇杷时要剥皮。除了鲜吃外,亦有以枇杷肉制成糖水罐头,或以枇杷酿酒。枇杷不论是叶、果和核都含有扁桃苷。

[农产品百科]枇杷

食用禁忌

枇杷虽好,吃的时候也是有禁忌的,枇杷仁是有毒的勿食。

1、还要注意以下事项,枇杷尽量不放在冰箱里冷藏,因为如果放在冰箱内,会因水气过多而导致枇杷果变黑,营养可能就会流失,所以,枇杷最好是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为好。

2、枇杷因含多酚类成分,剥皮以后尽快吃掉,不宜久放,因为一旦剥皮后,枇杷就非常容易被褐化变色,所以,如果剥皮的枇杷最好是浸于冷水、糖水或盐水中浸泡,这样就可防变色。

3、枇杷一定要成熟了才能吃,尚未成熟的枇杷切勿食用。

4、患有糖尿病的病人请勿食枇杷。

枇杷虽好,也要饮食有度,而且认真的遵守禁忌,才能更好的发挥枇杷的功效,对我们的健康有利。

[农产品百科]枇杷


---------- 果品文化 ----------

苏轼的诗中亦曾提及这种水果:“罗浮山下四时春,芦橘杨梅次第新。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“客来茶罢空无有,卢橘杨梅尚带酸”。有人问他:卢橘是什么果子?他说“枇杷是也”。后来有些书里也跟着说“枇杷,一名卢橘。”我想,这多半是苏学士“想当然耳”。因为,在司马相如的《上林赋》里说“卢橘夏熟,黄甘橙楱,枇杷橪柿,亭奈厚朴”。几样东西是并列陈述的。可见卢橘是卢橘,枇杷是枇杷,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。李时珍在所著的《本草纲目》里指出:“枇杷乃和胃降气,清热解暑之佳品良药”。

杨万里写枇杷诗道:“大叶耸长耳,一梢堪满盘。荔枝多与核,金橘却无酸。雨叶低枝重,浆流沁齿寒。长卿今在否,莫遣作园官”。前面六句,对枇杷的性状还算描述准确,但没有诗味。虽然孔夫子说过,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,但诗歌毕竟不是植物教科书。郭沫若写《百花齐放》,就是一个失败的著例。杨万里的这首枇杷诗倒像开了郭氏这类诗的先河。至于最后两句,更不知他说些什么。司马相如虽然在《上林赋》中写到了枇杷,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馋涎欲滴的模样,也没有如孙猴子有偷蟠桃的记录,做不做园官有什么打紧? 还有一首有关枇杷的打油诗,道是有人送枇杷与人,附函说:送上琵琶两筐云云。收礼的人于是作诗道:“枇杷不是这琵琶,只为当年识字差。若使琵琶能结果,满城箫管尽开花”。诗虽俏皮,但一面吃着人家送来的枇杷,一面作诗嘲讽,也让人觉得不是滋味。如宋代陆游所写的“难学权门堆火齐,且从公子拾金丸”。白肉种枇杷肉质玉色,古人称之为“蜡丸”,正如宋代郭正祥所写“颗颗枇杷味尚酸,北人曾作蕊枝看。未知何物真堪比,正恐飞书寄蜡丸”。

宋代宋祁诗句:“有果实西蜀,作花凌早寒。树繁碧玉叶,柯叠黄金丸。土都不可寄,味咀独长叹。”是对枇杷树的花、叶、果的写实,非常确切。唐代羊士谔诗句:“珍树寒始花,氤氲九秋月。佳期若有待,芳意常无绝。鰯鰯碧海风,濛濛绿枝雪。急景有余妍,春禽自流悦。”描绘了枇杷树如亭亭玉立抄女,不与人争春,而在万花凋零,秋叶飘落和晚秋季节里,才开始孕育花蕾到寒冬开放,迎着雾雪,独显高洁,留下金丸。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明代沈周诗云:“谁铸黄金三百丸,弹胎微湿露渍渍。从今抵鹊何消玉,更有锡浆沁齿寒。”。

[农产品百科]枇杷


浏览 15
亲,文明上网,理性发言 O(∩_∩)O
全部留言 0
啊欧,话题下还没有留言哦~